专业原创精品说说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范文大全 > 主持稿 > 本文内容

理想的风筝节选刘老师阅读答案_小学语文《理想的风筝》教案

发布时间:2025-02-13 14:26:23源自:http://www.travellingvisa.com作者:仰望免费范文阅读(0)

小学语文《理想的风筝》教案

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用到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、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。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《理想的风筝》教案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教学目标:

一、知识教学点:

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,理解课文内容。

二、能力训练点:

1.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。

2.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。

三、德育渗透点:

通过理解课文,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。

教学重点:

1.题目“理想的风筝”的含义。

2.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
教学难点: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,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,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,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。

教学方法:讨论法情境教学法

教学准备: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「实物」风筝一只

教学时间:1课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。

1、教师手拿风筝,问:“这是什么?”「板书:风筝」,同学们,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,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?请说一说。

2、师小结:听了大家的感受,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,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,在他的心中,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「板书:14*理想的风筝」。为什么呢?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。

二、学生自读课文,整体感知。

1、轻声朗读课文,读准生字的字音,读通句子。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。

2、默读课文,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?你读懂了什么?有哪些问题?

3、交流所得。

失败的经历作文400字四年级范文

《理想的风筝》课文原文

高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文案

三、品读、探究。

1.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,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。

2.组内交流,如意见不一致,展开讨论,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。

3.班上汇报。「同学之间互作补充、评价,师作适当点拨」

「1」为什么“我”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,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?「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,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。」

「2」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?

刘老师在课堂上,“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,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”,“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”。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。

刘老师课讲得好。他对学生充满了爱。

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。“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.欢乐”,“故意撒脱手”,“拄着拐杖,蹦跳着去追”,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。

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,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、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。

「3」结尾句“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,在地上奔走、跳跃、旋转,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。”

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,又是在告诫我们: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,不断地追求、创造生活。

「4」题目“理想的风筝”有什么含义。

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,刘老师腿有残疾、行动不便,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。题目中“理想的风筝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。

四、总结、扩展。

1.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,并说说为什么?

2.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。

3.写法上的启示。「师作适当的补充。」

五、课后延伸。

1、「必做题」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。

2、「选做题」以“我最____的人”为题写一篇短文,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。

板书设计:14理想的风筝

身残志坚

热爱工作

热爱生活

欢迎分享转载→ 理想的风筝节选刘老师阅读答案_小学语文《理想的风筝》教案

用户评论

专题说说

栏目ID=28的表不存在(操作类型=1)更多…